唐济民
2005-01-08 00:00:00          编辑:admin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7552

唐济民(1898~1 946),号博仁,东安紫云乡燕塘坳杏香坪人。
少年时期,因家境贫寒,读完高小便辍学,改学唱调(地方花鼓戏),反串旦角。因他扮像、嗓音之演技出色,曾名噪大庙口、全州一带。后他厌于戏子生活,再度奋发求学,考取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。后历任甲种师范学校教员、第五高等小学校长、乡村师范学校校长、教育局课长、民众教育馆馆长、救济院院长和县参议员等职。
唐在东安县从教为政近二十年,为民众办了一些实事。他是东安县民众教育馆第一任馆长。在创建民众教育馆的过程中,筹经费,修馆舍,置设备,选人才,他事事躬亲。为勤俭建馆,他身先士卒,带领工作人员修运动场,平整道路,搬运设备,布置活动场所。仅半年时间,民教馆建成开馆。从此,县境始有民众文化教育娱乐场所。
民教馆开办不到三年,他又承担筹办县救济院的工作。是时,正值国难时期,办救济院确是一件难事,而嗷嗷待哺的贫民、难民又亟待救济。他忧国伤民,不顾身患严重高血压病,常常是一双草鞋一把雨伞,深入农村调查,筹集救济资金。几经周折,他才把全县民间为绅士所把持并从中渔利的慈善救济资金(田亩、租谷等)清理登记造册,拨归县救济院管理使用。对此,县内人士称誉他为“虎口夺食”。时值抗日战争艰难时候,逃难过境的同胞络绎不绝,经救济院发放的各种实物及现钞不少,但他从不以权中饱私囊,总是及时如数发给难民。
他办学既重教书,更重育人,处处以身作则,做学生表率。他生活俭朴,经常身着粗布衣裤,脚穿草鞋,看上去跟普通老百姓一样,因而受人称颂。他在第五高等小学任校长时,一次带领全体师生去白沙第二高小参观,该校师生排队迎接。因学校绝大多数师生不认识他,迎接过后仍不知校长是何人。后来询问,有认识的回答说:“走在队伍最前面,身穿大蓝布便装、脚穿草鞋的就是唐校长。”闻者无不愕然。不久,他任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校长。该校停办后,芦洪市高小校长席某闻讯,慕名以优厚待遇礼聘他去主持校务。在芦洪市高小他除重视教学外,还注意以勤俭二字教导学生,并言传身教蔚为风尚。该校学生有少数为豪门巨族的纨绔子弟,平时在家,事事有人侍候,由于在校日久,深受熏陶,潜移默化,放假回家后,亦能自己料理日常生活。其后,教育局调他回局任课长。学校无法挽留。
他担任教育局课长期间,连续三年兼任紫溪、紫阳两校音乐教员,其兼课薪金,全部作为优秀学生奖学金。是时,全县农村正普及短期小学教育,办学经费及教师薪金,直接到教育局领取。但县里经济困难,往往不能按时拨款。遇上这种情况,他便想方设法,直至把自己的薪金拿出来垫付,从不让短期小学教师徒劳往返。日军入侵东安后,他回到家乡,眼见青少年学生被迫停课失学;出面筹办三河乡第三临时小学,找亲友借民房作校舍,动员学生自备课桌,派自己两个儿子一个媳妇及一个堂侄义务任教,解除了方圆几十里内近百名青少年失学之苦。他不仅自己热爱教育事业,还教育子孙后代从事教育工作。从二十年代他当教员起,到八十年代为止,子孙三代当教师的有10人,人称“教师之家”。

责编:admin

  下载APP

东安融媒